新闻传播学院“卓越传媒讲坛系列”大类分流宣传专场报告会暨《传媒新观察》宣讲会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0-06-17  何诚    浏览次数:


近日,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卓越传媒讲坛系列”大类分流宣传专场报告会暨《传媒新观察》宣讲会在云端与大家见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汪洋给大家带来了一场以《大众传媒时代的世界图景——从<熔炉><燃烧><釜山行>谈起》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学院品牌教学实践平台《传媒新观察》在讲座后向大一的同学们进行了宣讲。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韦淑珍、学院部分师生、《传媒新观察》骨干成员,与来自社区学院人文社科大类的同学们一同参加活动。活动由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韦淑珍主持。

当前正值社区学院大一同学分流季,为了帮助同学们对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吸引更多优秀同学加入新闻传播学院,学院除此前举办分流宣讲会外,还特别安排本次专题讲座,让大家感受新闻传播学科的魅力。讲座开始前,学院党委副书记韦淑珍对汪洋老师做了简要介绍。汪老师是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知名戏剧编剧、纪录片导演、影评人。创作了戏剧作品《灰尘》《桃花镇》《我曾见过你》《大榕树下》,纪录片作品《珠江》《追梦》《深圳速度》《蛇口见证》,曾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开设个人专栏,出版过影视文化评论集《武侠片的末日》。

讲座开始,汪洋老师从新冠疫情的大环境讲起,回忆起自己在“非典“时期做记者的经历,和同学们讲述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思考。他从《熔炉》《燃烧》《釜山行》三部影片入手,以大众媒体和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电影,并从分析中反观大众传媒时代。

汪老师首先分析了三部影片的现实关切,将影片与现实联系起来,从东亚社会文化圈的传统影响、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的身份焦虑、地缘政治导向的不安全感和紧张感以及性别、阶级、地域不平等和不均衡四个方面来介绍韩国电影中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分析了韩国电影流露出的文化心态,及其所表达出的现实关切等问题。汪老师认为这三部影片与当今的大众媒体的属性有某种接近和重合的地方,大众媒体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度的交融,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大众媒体对世界的传递与再现、人们对媒体描述世界的感知,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图景。

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媒体和媒介在这三部电影中发挥的作用,认为三部电影分别表现了被媒体改变的世界、媒体溃败的世界以及被媒体遮蔽的世界。从而得出专业化大众媒体的重要性:专业化媒体的失控与缺位是“世界”崩溃与塌陷的原因之一,专业化媒体的存在与行动会帮助我们认知、理解和改变“世界”。由此,汪洋老师鼓励同学们加入新闻传播学院,学习新闻学以寻找事实真相、推动社会改变,学习广告学以了解人性需求、掌握媒体表达,学习传播学建立真正的问题意识、认清世界的运转逻辑。汪老师用电影《熔炉》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自己。”

讲座结束后,学院品牌教学实践平台、校园媒体《传媒新观察》向大家进行了宣讲。《传媒新观察》创办于2007年,隶属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由新闻传播系学生牵头组建,以“全景关注传媒社会,深度透析世相本质”为宗旨,秉承“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理念,关注校园生活、聚焦社会发展的校园媒体,是新闻传播学院优质的教学实践平台。宣讲会上,来自《传媒新观察》视频中心、采编中心和新媒体中心的骨干成员为大家介绍了各自部门的基本情况。团队指导老师刘峰也从“传新”的三个价值层面向大家推介传媒新观察,鼓励大家加入到这一平台,参与实践,提升自我。

最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韦淑珍作了总结讲话。她首先感谢汪洋老师来到“卓越传媒讲坛系列”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同时也欢迎有志于在新闻传播领域追梦的青年朋友选择新闻传播学院,加入《传媒新观察》。她说,新闻传播学院是大家实现传媒梦想的起点,这里有扎实的“第一课堂”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大家能够全方位接触传媒,并学会如何用专业知识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她希望同学们将来都能在新闻传播学院点亮自己的梦想,也祝愿《传媒新观察》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后越办越好。

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断探索理论发展前沿,拓宽专业实践平台,强化知行合一,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此次面对大一同学的专场报告会和宣讲会,就是让大家一方面感受到新闻传播研究视角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领略新传学子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风采。新闻传播学院也将不断夯实和筑高育人平台,张开双臂欢迎所有热爱传媒的同学们的到来。





上一条:新闻传播学院推动新媒体平台矩阵建设迈上新台阶

下一条:校学工办(武装部)一行到新闻传播学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