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传播赋能超大城市老龄社会治理创新 ——“AI沪助”在上海区融和街镇融媒上线

创建时间:  2025-04-16  段秋婷    浏览次数:


“这个产品很好,懂得我们老年人的需求,以前我用豆包不能很好解决我的问题。”“老伴,以后你也要按照老师讲的方法给我拍照!”在热烈的学习和讨论氛围中,新闻传播学院“智享银铃 数字助老”服务队完成了在浦东张江街道、普陀甘泉路街道的系列助老活动。4月9日,学院主导开发的“AI沪助”上海首发在普陀区融媒体中心App客户端和甘泉融媒上线。

4月7日上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上海大学调研高效综合改革工作中指出,学校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在深化办学定位中突出特色优势,推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与国家战略需求、城市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城市数字化和老龄化叠加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新闻传播学科优势,以智能传播的方式精准对接不同信息阶层的老年人对信息、健康和心理陪伴的需求?如何以媒介赋能他们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会参与能力?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智能传播与超大城市老龄社会治理”聚焦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积极老龄社会构建中的战略需求,以智能传播产品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创新为老服务,响应智慧老龄社会建设。为了更好地普及团队主导研发的“AI沪助”产品,团队专门成立“智享银铃 数字助老”服务队,深入上海街镇社区、养老院开展数字助老公益服务。

4月3日,在上海市互联网协会适老化及信息无障碍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智享银铃 数字助老”服务队来到张江镇桐乐馨家园,对社区老人进行智能手机、“AI沪助”等应用的讲解,并开展跟踪调研。服务队师生为老年朋友们详细讲解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从移动支付到网络购物,从手机摄影到短视频剪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现场演示,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的实用功能,感受到智能时代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4月9日,服务队来到甘泉路街道,在这个上海市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地区开展数字助老服务。与该活动同步,“AI沪助”在上海普陀App客户端正式上线,标志着全市首家区级融媒引入智慧适老AI服务。在上海市互联网协会和上海市区级融媒体中心统一技术平台的支持下,“AI沪助”已经完成在上海街头700个电信“老友亭”的部署,进驻包括“普陀甘泉”在内的216个街镇融媒公众号,将陆续覆盖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投放街道专属数字人及全息仓,实现对560余万上海老年群体的全覆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AI沪助”是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智能传播与超大城市老龄社会治理”主导研发的国内高校首款智慧适老专属模型,该产品专为上海市老年群体设计,涵盖了日常聊天、病情自诊、心理疏导与社区办事四大功能,并以数字人互动的形式与老年人对话交流,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深受现场老年朋友的喜爱。“AI沪助”还可以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智能分析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以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准确的问答结果。

“AI沪助”也是重要的科研平台,在充分保护老年人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平台可供分析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媒体使用情况和健康情况等数据,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数字服务和政府决策的持续优化。在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支持下,创新团队的青年教师围绕“数字老龄社会治理”相关议题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相继立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上海市社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培育出上海市东方学者、白玉兰计划学者、浦江计划学者、晨光计划学者等一批中青年专家,有力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团队正以“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体系,为智慧养老模式创新鲜活样本,为上海市人民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文字:景锐、祝雨倩

图片:彭新宇







下一条:聚焦国际风云 共探外交新局|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行“当前国际形势热点分析与中国外交政策选择”专题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