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与智能媒体高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3-12-10  袁鸣徽    浏览次数:




2023年12月6日,AIGC与智能媒体高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主办,由上午的开幕仪式和四节主旨报告组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20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百位师生在线上线下共同与会。会议围绕“AIGC与智能媒体生态变革、传播风险与治理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高质量、高水准的探讨。与会专家分享了他们在该领域前沿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共同展望智能媒体的崭新未来。

线上线下合影


开幕仪式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在开幕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刘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上海大学自创办以来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并指出,在智能媒体、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AIGC的发展对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重要话题具有前瞻而现实的意义。刘昌胜校长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高度期待并表示热烈祝贺。

严三九院长主持

刘昌胜校长致辞


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东南大学李幼平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以“汉字联想”、“北斗渔船”、“驾车出行”三项公共服务为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时空自洽”这个概念,同时提出了“互联网非IP次级结构”的构想。李幼平院士的观点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李幼平院士致辞


上午主旨报告

开幕仪式后,与会嘉宾发表了主旨报告。第一节主旨报告由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院长、跨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白贵主持。

白贵教授主持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通过分析智能媒体传播中的价值鸿沟,提出了“价值对齐”的概念。他强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共同组成的。

广州大学黄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春雷,通过对“事件”和“情感共同体”的解读,将AIGC之于事件和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审视并与传统治理方式进行对比,探讨了未来媒介化治理的进路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李本乾,从AI时代的内容生产创新、传播治理创新和各国AI传播的治理比较等三个方面,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提出了“建立人机共生新生态”的愿景。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在媒介生态学的视野下,从概念溯源、出现原因及业界实践等方面,解读了“媒体内容共创”问题,并指出这是数字化时代新闻生产内容的一大变革,是新闻业务研究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方向。


第二节主旨报告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宇豪教授主持。

周宇豪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飞教授,关注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通过分析“如何理解新闻是一种知识”等问题,结合对认识论的诠释,指出我们要回归人文的新闻认识论。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教授,以OpenAI事件为例,分析此事件所引发的价值观冲突和风险,并提出“智能向善”的概念以及如何实现的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教授,对大模型含义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基座大模型与垂类大模型两种类别,并结合大模型在内容生态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大模型记述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互联网生态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通过分析定制化内容生产的影响、虚构性内容对人的影响,以及整合加工式内容对人的影响,探讨了智能生成内容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与创造力,并解读了智能化内容生产与创造性的关系。


下午主旨报告

下午的论坛分为两场进行。第一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教授主持。

王晴川书记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探讨了传播主体的文本化以及具身主体和文本主体之间的关系,认为文本主体的大量产生为社会新型关系的形成创造了可能的土壤。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基于认知路径理论建立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用以考察信息模态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影响,证实了信息多模态对于可信度具有显著影响,并从认知机制视角解读了影响的作用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前院长张昆教授分享了AIGC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他指出AIGC在后域时代”对于增强教师主导地位、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AIGC存在着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降低创造性思维、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风险。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差距、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威胁网络信息环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AIGC对于传媒生态的挑战,并提出了促进智能媒体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强人工智能的社会规范与伦理规范等对策。


下午论坛的第二节,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主任委员任瑞娟教授主持。

任瑞娟教授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前院长李明德教授对AIGC与智能媒体在生态变革、传播风险与治理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沈阳教授结合多个案例,展现了AI技术、大数据、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等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与应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将研究视角置于全息媒体,探讨了其在重塑机构媒体成为时代价值坐标,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正在由传统媒体向公共传播转变,并提出了新闻实务教学的变革范式。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介绍了计算性、复杂性和数字性三位一体的计算认识论,认为需要从整理、系统、计算的视角进行计算传播研究领域的创新突破。


论坛的闭幕式环节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主持感谢与会专家一直以来对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本次论坛是一场质量非常高、水平非常高的学术盛会。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对于AIGC与智能媒体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发现和学术论断,令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也帮助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相关科研攻关团队师生打开了研究思路、拓展了学术视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期待与同业同行们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发展与繁荣




文 | 归亦辰、季晴

图 | 路琦、朱燕





上一条:第二届研究生学术月2023级硕士生学子论坛成功举办

下一条:思源大讲坛 | 关于简历:一个你必须get的技能点